聖蹟亭,又稱惜字亭、敬字亭,是用來焚燒字紙,祭祀倉頡的爐體,也是客家地區特有的民間信仰,顯示尊敬文字,推崇文化的精神,是很特別的歷史古蹟!龍潭聖蹟亭建於清光緒元年(1825年),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座,並被列為市定古蹟
聖蹟亭
桃園市龍潭區凌雲村竹窩子段20地號(聖亭路)
龍潭聖蹟亭位在聖亭路上,入口小,要特別注意不要錯過
以前的知識傳播不易,特別尊敬文字,印有字的紙張也不能隨意丟棄,必須收集起來拿到專門焚燒的地方,也就是聖蹟亭,並流傳著「送聖蹟」、「迎聖蹟」等祭典儀式,除祭拜倉頡、文昌帝君外,會將焚燒紙張的灰燼投入河中,象徵敬意
聖蹟亭至今已逾百年歷史,中間經過幾次修建,目前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認養
除了文化上的意義,聖蹟亭本身也很有建築的藝術價值
除了對稱的結構,龍潭聖蹟亭較其他聖蹟亭特別之處在於他完整的聖人形(凸)格局和三進式庭園,包括石筆,香爐和祭壇等,有許多可觀之處
站在正前方看去,就能看出三進式的設計,紅磚門柱參考了西洋式建築美學,也融合了日本與中國傳統,在當時可是相當新穎的建築呢!
高聳入雲,有如蠟燭造型的石柱,其實是毛筆,也就是石筆,一下就點出聖蹟亭的意義
聖蹟亭是廟宇神社的一種,雖然祭祀的對象是文字,不是特定的神(如果能把倉頡歸為造字之神的話),第一道門入口用紅磚砌出的界線,作用就如廟宇裡的門檻,不能直接踩在上面,而是必須跨過去的!
第二道門的造型也很有趣,經老師解說,兩側呈現弧線向前的造型,就像一個人兩手向前伸出,身體微彎的歡迎姿勢
老師實際請了一位上前示範,果然是有點像,相當有意思
門兩側的石獅都曾失竊過,幸好後來都找回來了,兩隻的色澤和造型不太一樣,因為年代不同的關係
祭台上有香爐,仍有人在此祭祀
最裡面便是焚燒字紙的香爐
-以下引用漢聲雜誌:搶救龍潭聖蹟亭
爐體分三層,由上而下分別為六角形、四角形、八角形,依建築學家李乾朗的說法是代表中國傳統理念中對「六氣、四象、八卦」的風水考究
上層正面原有二龍環抱的「聖蹟」字樣,如今字跡已日久風化不存
兩旁刻「光燄萬丈、風動四方」對聯
中層為爐體,外側石柱上刻「鳥喙筆峰光射斗、龍潭墨浪錦成文」對聯
中央爐口邊刻「文章到十分廿候,筆墨走百丈銀瀾」對聯
爐口上方橫刻「過化存神」及「文運宏開」字樣
下層中央刻「麟吐玉書」浮雕,為代表文風的仁獸圖樣
兩側則為「鳳鳥銜書」及「獅子含寶劍」浮雕
底座四個角有特殊的神獸浮雕,吸引人的目光
因為忘記他的名字 只記得好像是因為貪吃所以把自己的腳吃掉了,也太好玩了~哈哈
聖蹟亭還滿有意思的,只是如果沒有人解說或先做功課,可能看不出個什麼名堂,來到這邊可以感染特有的文化意義,也可鼓勵小朋友要好好認真讀書啊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