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道馬籠-妻籠這一段,中間除了有一個立場茶屋可稍作休息,無其他用餐住宿的地方,全程依腳程需花兩三個小時不等
我原本想像中的古道應該是一路林蔭遮蔽,古樸原始,實際走來,因環境開發的關係,大部分都變成了公路,真正的古中山道只有一段,幸好沿途風景仍是不錯,作為體驗驛宿風情的徒步之旅,還是滿推薦的(腳力不行的話,不妨定點馬籠或妻籠,走一小段往返也行)
從馬籠宿依指標往妻籠宿前進,這段開始要走個小上坡,往馬籠峠,是這段路最陡的一段
來到置高點,俯看一片美麗的景色,綿延不決的山頭盡在眼底
馬籠上陣場
以前的軍事駐地,也是視野很不錯的一個高地平台
這邊有一個石碑,刻有各方位的指標,以前的地圖就是這麼簡單,不像現在沒有google map應該超慌張的吧~
過了馬籠峠便是一路下坡了,這也是我比較推薦從馬籠走到妻籠的原因,先苦後甘嘛
基本上一路沒有岔路,應該不至於會迷路,沿著一個方向前進就對了,真的有需要判斷的時後,路邊就會看到指標,要相信日本人的貼心
前面這一段路程像是山中的健行步道,頗有古道之風
但走一走路又會突然斷掉,接到公路上去,不要懷疑,照著指標走就對了
往舊中山道的指標
路上會看見這種驅熊的鈴(熊よけの鈴)
以前森林裡有熊出沒,路人會大聲搖鈴,發出聲響以驅趕熊,現在遇到熊的機會應該不高了,但據說還是有這個可能,總之經過的人都會搖一搖鈴
馬籠宿和妻籠宿甚至還提供熊鈴的租借服務 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migarunatabi-suzu.html
熊出沒的古道,果然特別原始漂亮,雖然路面看的出來有過整理,但基本還是維持山林景色
充滿古意的木橋
歲月積累的青苔,清涼純淨的山泉
路邊的觀音,石頭堆疊的祈禱
這一段路平緩好走,沿途盡是美好的山林,偶爾遇到穿插的公路,也幾乎遇不到車,安靜悠閒
偶爾也會看到三兩人家,但還不算是聚落,住在這真是清幽
這些老屋看起來也都沒什麼人居住,就像我們鄉下一樣,只有老人家
熊野神社
走了好一會,以為應該走了不少路了,結果看地圖離妻籠還有好長一段距離,接下來腳步便不自覺的加快,以趕在下午4點到南木曾
馬籠峠
標高801公尺的山頂,接下來都是下坡了!
過了馬籠峠,也差不多是想休息一下的時後,路邊看到了立場茶屋,這裡以前是牧野家住宅,現在免費提供茶水點心給旅客(可視心意捐獻)
茶屋保留原本傳統樣貌,利如當時的廚房器具
屋裡生著柴火,相當溫暖
一位看起來像志工的老伯接待,還拿出一本留言本讓我們寫,上面有各國觀光客的到訪紀錄
這天很巧路上遇到一對台灣夫妻,我們同行了一段
搭配熱茶的不是糕點,竟然是醃蘿蔔乾,挺有趣的,鄉土味濃厚,而且蘿蔔脆甜,清爽好吃
這種配茶的食物我們吃的還習慣,但外國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後來進來兩位金髮碧眼的老外,表情便是五味雜陳
休息了十分鐘左右,繼續趕路
男滝・女滝
跟宮本武蔵有關的景點,因時間不多僅匆匆經過,是兩條清澈的泉水
終於走到一半了,看到妻籠宿只剩3.6公里真開心,因為一路風景大概都差不多,慢慢開始無心欣賞,專心走路
這些樹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歷史?
牛頭觀音
牌子上說,黑牛常被用於斜坡上的搬運牲畜,一般動物的供養塔以馬比較多,這座牛頭觀音是中山道上唯一的牛供養塔
實際沒有看到牛的神像,只有這座觀音像
走出這段舊中山道,往妻籠的路都是兩線道的公路
好大一間儲藏柴薪的地方
依照新舊和形狀不同堆疊,還真是漂亮
離妻籠宿越近,就越多居住的人家,可見妻籠的確要比馬籠熱鬧
妻籠的遊記請參考[岐阜] 中山道妻籠宿:櫻花初綻,春寒未了
離開妻籠,繼續往JR南木曾前進,這段路風景我覺得也滿漂亮的,相較於中山道是山間林徑,這段路接近木曾川,是另一番景色
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張,綠色的鐵橋,背後多彩的山頭,雖仍值初春,卻能難得看到秋天的色彩,幾株盛開的櫻花點綴,若此時能捕捉到火車經過,那該多有多棒!
路上還經過一家石頭工廠,許多作品就直接擺在路邊,可愛的動物造型讓我忍不住拍了好幾張照片
逗趣的青蛙群像
有胸部的母青蛙,挺搞笑的
順利在4點左右到達南木曾站,搭16:32的車回中津川
不過要注意的是南木曾售票窗口只開到16:05,所以車票必須在車上或出站再購買
另外提供南木曾到妻籠和馬籠的公車時刻表給大家參考,一天只有四班
中山道是個難忘的經驗,不過因為交通因素,至少需耗費一整天的時間,其中馬不停蹄的走路時間大約四五個小時,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來評估
延伸閱讀